湖南等地政府财税的命门,将被产业性电商平台捏住!
原创 欧阳宇 知一思享
2025年07月15日 08:08 湖南
近月,中国互联网上有两件大事发生,看上去无关,却和地方财税收入息息相关。
第一件大事是:2025年6月23日,中国为营造线上线下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国务院一项新的政策举措正式出台,名为《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该规定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按季度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信息。且涉税信息首次报送将在今年10月份开启。
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欧美国家,近些年其“生活+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往往占据了全国GDP的70%以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全球第三产业开始爆炸性的数字化、联网化,然后平台化。因此,各大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尤其是承载了行业“在线交易”电商功能的平台涉税信息对国家就越来越重要,其报送义务成为了一种广泛认可的国际通行惯例。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在202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欧盟税收行政合作指令》规则,已经要求平台运营商按规定报送平台上卖家的基本信息和金融账户、交易时间、运营商代扣或收取的费用、税款等交易信息。
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在创造财税、吸纳就业、促进消费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12.7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5%。
消费互联网带动产业生产
近期中国互联网第二件大事就是外卖平台大战,杭州的平台企业“淘宝”和上海的“饿了么”一起宣布:在12个月内直接补贴本地生活产业消费者和商家共500亿元。持续不断的大额外卖券突然频频被塞到用户账户中,其慷慨程度更是前所未有,“满18减18”、“满25减22”,甚至0元吃喝也不是不可能。更重要的是,外卖优惠活动还是跨平台的,从杭州的淘宝到北京的美团/京东,消费者逛完一家再逛另一家。以至于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不是在比拼薅到了多少“羊毛”,就是在总结如何薅到更多“羊毛”。
从数据来看,无论是美团,还是淘宝闪购,都迎来了在线交易日单量新高峰。美团内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日订单已超过1亿。而公开数据显示:上月,其日单量在9000万量级。7月7日一早,淘宝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日订单数已超8000万。不久前的6月23日,这一数字还是6000万。
把这两大消息结合起来,再来看所有事情,逻辑就很清晰了:外卖平台负责帮中国各大餐饮门店把店铺开设到了互联网平台上,产生了大量的餐饮网店收入流水数据,这些平台未来再依法报送网店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信息给政府部门。最后,最大的赢家可能还是政府财税部门,因为淘宝/美团等平台把海量的餐饮行业的交易数据全部拉到了互联网平台上,原本餐饮等本地生活性服务行业的数据是极其不透明的,税务部门监管难度大,大量的个体户哪怕很赚钱,也很容易隐匿收入,从而偷漏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最终影响老百姓切身利益。
而以上这一切,有望让中国的餐旅住行为首的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规范。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各大传统产业的电商平台即将开启新的恢弘篇章。
可以说:互联网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正在逐步变成政府面向包括本地生活服务业在内的各个产业的“征税大管家”。哪个地方政府拥有产业互联网平台,就拥有了在一个个行业收税的最佳帮手。
收税的根本逻辑开始变化
以前的中国,不管你通过杭州的淘宝平台开店卖掉100万元还是100亿元,税收最终都是交给你的营业执照在线下注册的物理地址所在城市。而未来,这一逻辑可能会改变。广州布局的“基于网站地址的营业执照”则为互联网平台帮助地方政府收税准备了一个“大杀器”。或将彻底革新掉中国的传统收税逻辑。该模式支持每个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做生意的老板,除了可以用网站地址开个网店,同时还可以用网店地址申请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后面不排除是公司法人营业执照)。
比如长沙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广州这个产业互联网平台网址,申请一个营业执照进行纳税,纳税也是根据平台上的真实电商业务展开,所有的交易都完全数据化可溯源,解决了线下交易虚开发票的部分难题。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在平台上产生的财税缴纳,自然也就给到了广州。各种产业互联网平台,变成了一个个新的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线上产业园区”。
广州个人无实体经营场所注册,经营范围为“批发业”的营业执照
这张基于互联网平台网店地址的营业执照,目前还没在中国大面积普及。未来普及后,对中国的写字楼、产业园区会是颠覆性的革命和打击。比如李佳琦某个月在微信平台上开设的网店上卖出去了300亿的货,他的营业执照地址就是注册在广州平台上面的一个网址。开票自然是广州税务局来负责。税收也给到了广州市。李佳琦的团队成员在线下哪里办公都不再那么重要了。
广州荔湾区市监局颁发的网店营业执照
互联网平台对半导体、汽车、机械等行业也是颠覆性的
中国税收将全面后置到消费环节而不是生产环节征收的大趋势下,各地政府以前辛苦投资了各种半导体、汽车、机械等硬科技的生产制造业,以后除了在制造环节能收到一点点税,关键的商贸流通环节会陆续数字化到“阿里巴巴”、“京东工业品”、“国联股份”、“卓尔智联”、“上海钢联”类似的细分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上,产品通过网站店铺卖出去,发票也是这个网店营业执照开出去,税收自然也给了产业互联网平台总部所在的这个城市。
就如同互联网平台今天把餐饮行业全面数字化、联网化,最终平台化一样。未来,中国一个个行业全面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后,形成一个个新的线上“全国统一大市场”,后面还需要那么多公司么?各个公司很可能会被拆分,形成更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超级个体户”。而能够承担起社保作用的互联网平台,会取得更大发展。比如京东物流和京东外卖,让整个中国物流、外卖行业的“公司”都被拆散甚至逐步消失了,每个参与者变成了平台上的“个体户”。但是平台承担了公司原有的社保、缴税的职责。还有中国的房产经纪行业,随着贝壳找房平台的崛起,整个中国地产经纪行业的“公司”越来越少,“超级个体”越来越多。
可以说,哪个城市在未来掌握了各类产业性电商平台,就掌握了全国的可纳税的“超级个体”,掌握了财税的水龙头和大命门!
二三线城市发展产业性电商的长板与短板
产业性电商一定是基于各个产业的,中国除了本地生活服务业的电商平台开始饱和,其它的产业,尤其是占全国GDP近50%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出现几个成熟的生产性电商平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给了这些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机遇。未来,哪个地方政府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出类似Shein(希音)和京东工业品一样的、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的“线上产业园区”、“线上全国统一大市场”、“产业性电商”等平台,哪个城市就掌握了未来财税关键。
中国二线城市比如长沙、青岛等地,其实比上海杭州等地更适合投资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例如:上海产业互联网平台综合运营成本其实是长沙的4倍,杭州也是长沙的2倍。长沙等地政府具备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极佳优势。
中国信息协会今年年初调研统计的产业互联网最需要的是“人才、产业、交通、生态、金融”等十大要素,长沙几乎啥都不缺,唯独缺少两样。第一缺:更多具备对产业互联网平台重要性有认知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决策者的认知;第二缺:资本,在过去的5年,湖南没有一家本土民营产业互联网平台获得过湖南产业基金的资本投资。最近的一笔投资还是机械之家(买卖工程机械零配件的电商平台)5年前获得过湘江新区柳枝行动的20万元投资。
产业性电商主要由“生活性产业电商”和“生产性产业电商”构成,两者百分占比为30:70,生活性电商已经被阿里/拼多多/抖音/美团等大厂垄断,湖南全省至今没能诞生出一家头部平台。可以说,湖南早已错过了生活性电商的最佳创业投资机会。但是,中国生产性电商的发展才刚起步,不仅湖南,全国的生产性电商目前还处在十分初级阶段。这也恰恰影响了湖南等地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比如,湖南在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产业,美国大概有3万亿/年的市场规模,其中直接购买新产品的也就800亿,其余都是通过产业平台的融资租赁提供服务,同时还有金融保险、研发创新、运行维护、标准监测、市场开拓、二手交易、再制造,都是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庞大的“后市场”,这些都是典型的“产业互联网”。
而湖南都是各个企业单打独斗,自己研发、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自己维护,湖南过去没有形成服务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性电商平台,现在也不投资生产性电商平台,自然很难成就出更多世界级的伟大企业。
湖南等地方政府之前不投资互联网平台的原因
湖南在过去几年,几乎不投资产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原因有四点:
1、当地的产业基金负责人虽然都很优秀,但是认知有待提升。大家普遍还认为产业互联网属于A股上市的“黄灯领域”,担心投资产业互联网平台属于“政治不正确”,不如投资“硬科技”来得稳健。
2、湖南在2018年左右设立过几支总金额超10亿元的互联网投资基金,但是主要投资给了58同城姚劲波关联的几家平台,这些年,姚劲波过于停留在城市生活服务的信息撮合阶段,没有像淘宝/美团一样进军到本地生活服务“标准化货品零售”的电商阶段,58也逐渐从一线互联网平台变成了二线平台。其自身发展得并不如意,连带着这个基金的业绩不好,导致湖南的后来者不再敢于投入。
3、湖南省政府所有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里面,并没有写明“产业性电商”或者“产业互联网平台”是可投资的方向。政府核心官员也暂未对该产业发展做出过明确+公开的口头表态。即使国有资本看好该产业,也依然不敢投资。
4、产业互联网的主管/主推部门不明确,产业互联网的业务发展,涉及发改委、数据局、工信局、商务局、科技局等各个部门。大家都来管,最后变成了大家都不知能不能管。
地方政府未来该怎么做?
1、明确主管主推部门:首先需要将发展、投资产业互联网平台尤其是生产性电商平台,明文列入十五五发展规划和当地主要发展的产业链中,然后确定一个部门进行主管主推。
2、成立产业基金:民营资本严重缺席的当下,湖南等地亟需国有资本主导的产业互联网的投资基金,成立相关基金迫在眉睫,但更迫在眉睫的是要培养出有能力且懂业务+能帮到这个行业的投资人才。
3、形成产业集聚:该产业各个企业的技术、模式都有相似相通处,企业创始人有很强的抱团需求。山东日照市、广州海珠区几年前将该产业聚在一起形成线下园区后,行业迅速地在当地发展了起来,园区的年交易额和纳税也非常之高。
4、举办行业活动:山东日照市通过整合行业机构,共同举办“中国产业互联网大会”,每年精准吸引超500位行业CEO前往交流学习,最终帮助不少企业在日照落地发展了起来。
5、形成更多人才圈子:一旦在本地形成该产业的人才圈子,圈子就可以彼此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该地深耕发展。有了人才圈,必然能帮助该地政府掌握住更多财税增长的命门关键!
知一思享
何志毅教授领衔的产业研究的成果展示!外部产业研究的优秀成果采集!何门师生的思想精华荟萃!
21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