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毅 | 中国产业领军企业的地域分布
原创 何志毅 知一思享
2024年11月04日 08:08 湖南
引言
自2017年开始,我们已经用了七年时间以全球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全球的产业格局研究,尤其是在全球产业格局下对中国产业进行研究,对中国产业与其他国家的产业对比进行研究,我们建立了庞大的全球产业数据库并形成了后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首先,我们对世界各国的企业证券化程度、以及中国的国企(主要是央企)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数据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证明了上市公司的数据足以代表一国的企业实力与产业实力,而且具有全球可比性。进而,我们在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进行逐年研究分析,甄别各国的上市公司与产业分类,测算各国产业实力系数、企业总量系数、优势产业系数、领军企业系数;测算中国各产业与区域的实力系数、国企与非国企系数;甄选世界产业冠军企业、领军企业、十强企业及中国产业冠军企业、领军企业。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以大视野和大数据结合的方法,形成了国家产业篇、领军企业篇、两国比较篇等3个篇章共15张主题图谱,直观地展示了全球格局下的各国产业结构、产业实力、领军企业分布、中美产业对比、中国产业状态等研究成果。
根据我们的研究,在中国分布在全球的6837家上市公司中,在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的158个产业下,共有251家可以列入世界产业前十强的企业。其中含世界产业冠军企业16家,领军企业(前四名)70家。
此外,再挑选出在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排不上全球前十名,但是是中国产业冠军的企业,以及在国标证监会GBZJ和国标知一GBZY两种产业分类体系中,处于中国产业冠军企业地位的企业,还有87家企业。按照GICS优先、GBZJ次优先、GBZY第三的原则,去重之后有GICS45家、GBZJ28家、GBZY14家企业。以上企业共计338家。
另外,处于目前三种产业分类前2-4名的中国产业领军企业,还有411家。以上总计749家。
这749家就是我们所关注的全部中国产业领军企业总量,占所有中国上市公司6837企业数量的11%。
鉴于我们的研究主要在于全球产业格局之下看中国的产业,所以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世界产业十强企业251家,尤其是其中的16家世界产业冠军企业和54家世界产业领军企业(前2-4名)。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类领军企业分布及得分计算表
在上表中,我们对各省、市、自治区的世界产业冠军企业、世界产业领军企业(前2-4名)、世界产业10强企业、中国产业冠军企业、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前2-4名)的数量做了一个统计和计算,对处于上述5个类别的企业赋分为5、4、3、2、1,乘以各类别的企业数量计算分数,相加后得到总积分。再用749家中国全部产业的前四名领军企业的积分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排名。
本文重点分析251家世界十强企业(兼顾没有世界十强企业的产业中的冠军企业)的省域分布情况。就地域分布而言,我们把中国的各个省份分成三个阵营。第一阵营是拥有10家以上世界产业十强企业的六个省市的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第二阵营是拥有1家以上、10家以下世界产业十强的天津、四川、福建、新疆、云南、湖南、山西、辽宁、安徽、河南、河北、重庆、湖北13个省、市、自治区;第三阵营是拥有1家(含1家)以下世界十强企业的陕西、贵州、江西、青海、宁夏、海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广西、甘肃、西藏12个省、自治区。
将各省份的世界产业十强数量排名与总积分相比,以上三个阵营依然是分明的,只是个别省份在阵营中的位置略有些变化。在具体分析中,我们将综合分析世界产业十强企业数量与总积分。
我们一贯的计算依据不是仅仅看销售收入,而是首先按照产业分类,再根据市值、营收、利润计算的综合指数,列出全球产业的前十强和中国产业的前四强。
世界十强产业领军企业的第三阵营
中国有七个省份,没有一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他们是(括弧内数据为GDP排名):
广西(19)、内蒙古(21)、黑龙江(25)、吉林(26)、甘肃(27)、海南(28)、西藏(31)。
另外还有五个省份,只有1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他们是:
陕西(14)、江西(15)、贵州(22)、宁夏(29)、青海(30)。
看一看有1家世界十强企业省份的具体企业:
陕西的1家是陕西煤业;
江西的1家是江西铜业;
贵州的1家是贵州茅台;
宁夏的1家是宝丰能源;
青海的1家是盐湖股份。
再看看没有世界产业十强企业的七个省份的其他企业:
吉林、甘肃和西藏也没有中国产业冠军企业;
内蒙古有2家,伊利、大中矿业;
海南有2家,海南机场,海汽集团;
黑龙江有2家,中航产融、北大荒;
广西有1家,百洋股份。
再看看没有中国产业冠军企业的三个省份的领军企业(产业前4名):
西藏有3家,西藏旅游,西藏矿业,梅花生物;
吉林有2家,长春高新、泉阳泉;
甘肃有1家,新里程。
世界产业十强领军企业的第二阵营
中国拥有世界产业十强企业数量的第二阵营省份有13个,
湖北、重庆各有2家,
河南、河北、安徽各有有3家,
湖南、辽宁、山西、云南各有4家,
福建、新疆各有5家,
四川、天津各有6家。
湖北的企业是居然之家、闻泰科技;
重庆的企业是智飞生物、重庆水务;
河南的企业是牧原股份、中粮资本、洛阳钼业;
河北的企业是新奥能源、电投产融、中传特气;
安徽的企业是海螺水泥、三七互娱、铜陵有色;
湖南的企业是爱尔眼科、益丰药房、中南传媒、芒果超媒;
辽宁的企业是恒力石化、辽宁成大、中升控股、辽港股份;
云南的企业是华能水电、贵研铂业、云铝股份、云南铜业;
山西的企业是潞安环能、山西汾酒、大秦铁路、山西焦煤;
新疆的企业是中油工程、大全能源、特变电工、金风科技、天山股份。
福建的企业是紫金矿业,宁德时代、鸿博股份、百宏实业、安踏体育;
天津的企业是中海油服、中远海控、招商公路、TCL中环、爱玛科技、国机汽车;
四川的企业是五粮液、东方电气、四川长虹、泸州老窖、新希望、天齐锂业。
有好企业是各个省份的福气,在世界上的一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就了不起。比如荷兰的阿斯麦、丹麦的马士基、瑞典的宜家、芬兰的诺基亚、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等等。
世界产业十强领军企业的第一阵营
(一)第一阵营之“长三角”地区
现在说的“长三角”应该是江浙沪皖,含了安徽。
长三角规划是国务院2010年做出的,当时只在江浙沪范围,到2018年正式加入了安徽。严格讲,长三角并不包含三个省的所有地域,只包含41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但是一般广义的长三角概念则是全域的概念。从各省域分析的角度,安徽往往处于第二阵营,不能与江浙沪比肩,尽管最近安徽发展得很快。因为对安徽的分析我们在第二阵营的文字中涉及了,本部分则简要分析江浙沪的产业领军企业状况。
江苏得分排名第五,总分为78分;浙江得分排名第四,总分为128分;上海得分排名第三,得分为161分。三地总分为367分,如果再加上安徽的29分,四地总分为396分,超过了得分310分第1名的北京,得分269分第2名的广东。但是长三角并不能够合并成为一个行政大区单位,没有地方政府的各项行政权力,例如我们关心的产业发展政策等等。京津冀三地合在一起的总分是351分,长三角也超过了京津冀,一般认为京津冀的关联度比长三角弱。
(1)江苏省
江苏共有788家上市公司,遗憾的是没有一家世界产业冠军企业,有4家世界产业领军企业,6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进入世界产业十强范围的企业共10家。还有4家中国产业冠军企业,36家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合计数量为50家,总分为78分。
列举江苏的世界产业十强企业,是国电南瑞、江苏银行、三房巷、凤凰传媒、宁沪高速、雅迪控股、秀强股份、药明康德、洋河股份、南京银行。其中,前4家是世界产业领军企业。
江苏的GDP排名全国第二,但产业领军企业数量和总积分排名全国第五。从感性的角度看,我们闭着眼睛想一想,确实想不起来江苏有什么很著名的企业。
(2)浙江省
浙江共有815家上市公司,拥有1家世界冠军企业,5家世界领军企业,13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10家中国冠军企业,44家中国领军企业,共计73家。总得分128分。
浙江的世界冠军企业是网易,领军企业是阿里巴巴、宁波银行、海康威视、宁波港、沪杭甬公路;世界产业十强企业是荣盛石化、顾家家居、农夫山泉、杭氧股份、百隆东方、嘉益股份、华东医药、兔宝宝、嘉联科技、亚夏股份、苏泊尔、哈尔斯、大华股份。其中,浙江进入世界十强产业范围的企业共19家。
浙江的GDP排名全国第四,浙江的中国产业领军数量和总积分排名也是全国第四,二者的地位是相符的。
(3)上海市
上海共有630家上市公司,其中世界冠军企业2家,世界领军企业3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20家,中国产业冠军企业11家,中国产业领军企业56家,总计92家。总得分为160分。
上海的世界产业冠军企业为晨光股份、上港集团;上海的世界产业领军企业为上海电气、拼多多、国药控股;上海的世界产业十强企业为上海医药、阅文集团、中国太保、环旭电子、宝钢股份、中通快递、上海机场、福寿园、美凯龙、华域汽车、上海银行、陆金所、极兔快递、金龙鱼、绿地控股、纳尔股份、携程集团、卫宁健康、国泰君安、东方财富,以上共计25家。
因为上海的地域面积小,GDP在全国排名第十,但产业实力大大高于GDP,世界产业领军企业数量和总积分排名全国第三。但是因为央企主要集中在北京,因此,产业领军企业数量方面,上海与第一名的北京差距还是较大,与广东的差距也不小。以北京的系数为1,上海的系数为0.52,以广东的系数为1,上海的系数是0.59。我们殷切希望上海“魔都”在产业实力方面进一步提升“魔力”。
(二)第一阵营之山东、广东地区
在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区域第一阵营的前六名中,上海排名第三、浙江排名第四、江苏排名第六。那么,还有的三个区域是:北京第一、广东第二、山东第五。可谓“一京、二东、长三”。就GDP而言,北京、上海由于地域腹地较小,GDP的总量与省域相比不占优势,因此北京GDP排名第十三、上海第十,其余四个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则是硬邦邦的GDP前四名。同时,领军企业数量和总积分除了北京、上海之外,也是硬邦邦的前四名。本部分主要分析山东和广东。
(1)山东
山东的GDP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山东拥有354家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六、次于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没有世界产业冠军企业。山东拥有4家世界产业领军企业(产业前四名)、13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1家中国产业冠军企业,15家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共计33家,排名全国第六。总积分为72分,排名全国第六。
山东的世界产业领军企业是兖矿能源、万华化学、海尔智家、中国宏桥;世界产业十强企业是海信视像、泰和新材、青岛港、山东高速、赛轮轮胎、歌尔股份、太阳纸业、青岛啤酒、威高股份、山东黄金、东港股份、潍柴动力、山东出版。
令人遗憾的是,山东没有世界产业冠军企业,而且多年来,除了海尔、海信、青啤、潍柴这些老品牌之外,山东没有产生著名的产业领军企业新品牌。山东的产业领军企业总积分与北京比,是北京的0.23,跟广东比,是广东的0.3,跟上海相比,是上海的0.45。因此,山东产业领军企业的提升空间还很大。
(2)广东
广东的GDP排名全国第一,广东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116家,排名全国第一。广东的中国产业领军企业数量和总积分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考虑到北京是诸多央企总部集中之地,广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相当可观。与北京相比,广东的中国产业领军企业系数为北京的0.79,但是如果共同不计央企,广东将大大领先于北京。排名第三的上海的系数是广东的0.66,差距较大。
广东拥有5家世界冠军企业、10家世界产业领军企业、41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12家中国产业冠军企业、57家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共计125家,得分为269分。广东在全国的上市公司占全国总量的16.4%,中国产业领军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6.7%,中国产业领军企业的总得分占全国的19%。
广东的世界产业冠军企业有:华为(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发布财报,在一定的规则下,视同为上市公司)、中国平安、美的集团、万科、欧派家居;广东的世界产业领军企业有:格力电器、工业富联、华润置地、稳健医疗、保利发展、腾讯控股、立讯精密、粤海投资、中国海外发展、中信证券;广东的世界产业十强企业有:海大集团、好太太、顺丰控股、怡亚通、中国广核、招商局港口、海信家电、碧桂园服务、分众传媒、华润啤酒、TCL电子、华润万象生活、中兴通讯、招商蛇口、华利集团、腾讯音乐、比亚迪电子、创维集团、索菲亚、白云山、明阳智能、招商港口、光大环境、中国白银集团、中海物业、兆驰股份、招商银行、比亚迪、金域医学、迈瑞医疗、思摩尔国际、神州数码、新产业、华润燃气、大参林、慕思股份、万物云、唯品会、深高速、广州港、碧桂园。
广东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省份,经济大省、产业大省、产业领军企业大省,拥有较好的经济环境、产业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
(三)第一阵营之北京
在中国产业领军企业区域第一阵营的前六名中,北京第一、广东第二、上海第三、就GDP而言,北京、上海由于地域腹地较小,GDP的总量与省域相比不占优势,因此北京GDP排名仅仅第十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央企总部主要集中于北京的原因,北京的产业和产业领军企业实力十分强大,用数据说话是排名全国第一,遥遥领先。
北京拥有734家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四、次于广东(1124)、浙江(815)、江苏(788)、优于上海(630)。北京拥有世界产业冠军企业5家,与广东相等:拥有世界产业领军企业(产业前四名)18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40家,中国产业冠军企业13家,中国产业领军企业67家,共计143家,总得分为310分,排名都是全国第一。
在全国的世界产业十强企业(包含世界产业冠军企业和领军企业)中,北京有63家,其中央企42家,非央企21家。与广东相比,广东的世界产业十强企业共56家,其中央企13家,非央企43家。因此,广东的市场化世界产业十强企业的数量大大高于北京。
(1)北京的世界产业十强企业
1.世界产业冠军企业(5家):中国神华、中国建筑、中国中免、中国移动、长江电力
2.世界产业亚军企业(6家):中国海油、中国铝业、新东方、京东健康、工商银行、中国人寿
3.世界产业季军企业(5家):中国中铁、美团、建设银行、中国人保、三峡能源
4.世界产业殿军企业(7家):中国石油、中国铁建、京东方、紫光股份、百度、龙源电力、贝壳
5.世界产业第五强企业(10家):中煤能源、中信股份、京东集团、阿里健康、农业银行、北京银行、中国财险、联想集团、中国电信、龙湖集团
6.世界产业第六强企业(8家):中国石化、希尔威金属矿业、中国交建、中国银行、中国再保险、小米集团、快手、中国核电
7.世界产业第七强企业(6家):石化油服、中国电建、中国中车、中国卫通、首创环保、华能国际
8.世界产业第八强企业(7家):北控水务集团、海油发展、中国建材、中信建投、中国通号、中国联通、昆仑能源
9.世界产业第九强企业(3家):中国中冶、金山办公、人民网
10.世界产业第十强企业(6家):中金黄金、三一重能、京沪高铁、九号公司、KEEP、国投电力
(2)北京的中国产业冠军企业
北京的10家中国产业冠军企业为:
1、GICS分类中国产业冠军企业(8家):水滴公司,奥瑞金,中国信达,中国国航,华润医药,北新建材,海天瑞声,软通动力
2、GBZJ分类中国产业冠军企业(1家):百邦科技
3、GBZY分类中国产业冠军企业(1家):中科创达
以上这一类企业是在世界产业中排不进前十强,但在中国产业中是冠军的企业。鉴于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与基于中国国标的中国证监会分类标准(GBZJ)各有千秋,我们在中国国标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又形成了一套GBZY分类标准。因此我们用三类标准来衡量中国产业冠军企业和领军企业,有些企业同时符合三类标准,有些符合两类标准,有些符合一类标准,选择的优先顺序为GICS、GBZJ、GBZY。
(3)北京的中国产业领军企业:
1、GICS分类中国产业领军企业(48家):爱美客、爱奇艺、北京控股、北京人力、北纬科技、碧水源、菜百股份、车车科技、翠微股份、大北农、迪信通、东华软件、二六三、歌华有线、光环新网、海底捞、好未来、际华集团、嘉和美康、京东物流、康龙化成、科锐国际、昆仑万维、拉卡拉、蓝色光标、乐普医疗、李宁、明科银矿、泡泡玛特、谱尼测试、奇安信、声迅股份、太极股份、万泰生物、新蛋、新华保险、燕京啤酒、医渡科技、长久物流、指南针、中国航油、中国软件国际、中国铁塔、中航科工、中航泰达、中铁特货、中铁装配、MI能源
2、GBZJ分类中国产业领军企业(10家):阿里影业、北京体育文化、观典防务、江河集团、捷成股份、乐华娱乐、森特股份、中国通信服务、中国外运、中科环保
3、GBZY分类中国产业领军企业(9家):国联股份、航天信息、华大九天、理想汽车、千方科技、天地科技、同仁堂、中国重工、中铁工业
北京的世界产业十强企业占据全国数量的25%,全部中国产业领军企业数量占了全国的约19%,总积分占22%,因此北京的产业领军企业具有重要的样板意义。
结束语
1、251家世界产业十强企业(其中16家世界企业冠军、54家世界产业领军企业)和87家中国产业冠军企业共计338家企业构成了中国最重要的产业领军企业集团,这些企业是中国世界一流企业的候选梯队。
2、由于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六个第一阵营省份的产业领军企业积分占全国的71.4%,第三阵营的12个省份的积分只占全国的4.8%。这个不平衡的差距大于GDP的差距。
3、各个地区应当根据现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科技产业和先进产业,尤其是处于第三阵营的省份。
作者 何志毅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