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战会使中美贸易清零吗
原创 牛其建 知一思享
2025年04月15日 08:08 湖南
特朗普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以来,频繁对全球各国挥舞关税大棒,给全球政治、经济、贸易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进入2025年,中美关税大战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美国针对中国进行了多轮的加征关税,4月9日更是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水平提升到空前的125%。对此,中国坚决予以还击,4月11日,中国进行了最后的对等关税反制,将美国输中国的商品关税也提高到125%的水平,并声明鉴于再提高关税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如果美国继续加税,中国将不再跟进。面对美国的离谱的关税制裁,国内很多人非常担心中美贸易额将会大幅度下滑,有的自媒体博主甚至说将会下降95.6%,造成中国GDP1.5%的负增长,有些人甚至担心中美贸易出现清零的风险。实际结果到底会怎么样?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为读者客观展示提高关税带来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中美关税战的过往
自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中国发起贸易制裁以来,中美关税战已持续六年。截至2023年底,双方加征关税的范围已覆盖约60%的双边贸易额,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双边关税壁垒体系,进入2025年,双方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的关税制裁升级。
1、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演变
●首轮清单(2018年7月):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
●第二轮清单(2018年8月):追加160亿美元商品,聚焦半导体和电子零部件;
●第三轮清单(2018年9月):2000亿美元商品税率提升至10%,后于2019年5月升级至25%;
●第四轮清单(2020年1月生效):对1200亿美元商品征收7.5%-15%关税,涵盖消费品及工业品;
●2025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3月再次加征10%,4月3日新增34%关税,4月9日对华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后,美国对中国商品总关税将达到104%,4月10日中国公布对等关税反制后美国进一步提升中国商品关税到125%。
2、中国会对美国的关税政策的反制:
●2018年7月,对50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农产品、海产品、汽车等);
●2019年5月,对美输华产品加征关税扩大至大豆、原油、化工、矿产等战略资源,税率10%—25%;
●2020年5月,针对美国输华79项商品排除在加税名单里,但对钢铁、铝制品维持25%税率;
●2025年2月,中国对美煤炭、LNG加征15%,原油、农机等加征10%;4月9日,中国宣布对美国出口中国商品加征共计84%的反制性关税,4月11日中国对美国对等反制,将美国商品关税提升到125%。
关税大战对中美经济的影响
1、对中美贸易规模的影响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将使得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减少;而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同样导致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份额受到挤压,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但是这个影响有多大,我们需要用数据说话。
贸易数据显示,贸易战对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贸易战之前,2018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6335亿美元,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然而,2019年双边货物贸易额降至541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 。其中,中国对美出口4185亿美元,下降12.5%;自美进口1227亿美元,下降20.9%。2020年虽然受疫情冲击和贸易战持续影响,但是双边货物贸易额为5867亿美元,较2019年不降反升。随着疫情缓解及经济复苏,以后几年贸易额逐渐回升,2022年贸易额激增至历史峰值7594亿美元,中国贸易顺差突破4000亿美元。2023、2024两年中美两国虽然仍有不断的贸易摩擦,但总体还保持了很高的贸易额水平。从最近六年的中美贸易数据来看,中美两国贸易往来是在相互博弈中曲折发展,远非普通老百姓想象的那种逐年下台阶的表现。
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2、对中美产业结构的影响
2.1. 美国产业:
美国农业遭受重创。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加征关税后,美国农产品出口受阻。
2018年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从2017年的241亿美元降至162亿美元,下降了32.8%。大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加征关税后,2018、2019年度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同比下降57%;另外,苜蓿也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其从高峰时期的143万吨,下降到了2023年的90万吨,降幅为37%。
在制造业方面,美国部分依赖中国进口零部件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例如,美国汽车制造业,由于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价格上涨,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或者压缩利润空间,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计划。而从墨西哥、东南亚等国进口的家电、电子产品,由于10%的基础关税及很多原材料来自中国,同样面临成本上升、产品涨价的挑战。
图片来自网络
2.2. 中国产业:
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受到冲击,如纺织、服装、炊具、餐具等行业。这些行业产品附加值较低,对价格敏感,加征关税导致订单减少。据统计,2019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对美下降约13%。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贸易战也促使中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企业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例如,中国在芯片、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逐渐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3、对两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3.1. 美国经济:
关税提高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2018-2019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因贸易战因素上涨约0.5-1个百分点。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成本增加,抑制了消费需求,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拖累。虽然美国政府声称贸易战有助于制造业回流,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制造业从建设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有政策、资金、资源、人才等多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短时间重振美国制造业是不现实的。结果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并未显著增加,反而因贸易不确定性,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那么,由于本次贸易战导致关税增加的幅度较2018-2019年的时候大很多,我们判断这次贸易战将导致美国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的幅度超过上一次的水平的概率非常大,未来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将会很大。
3.2. 中国经济:
贸易战使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出口增速放缓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动力。2018-2019年中国GDP增速有所回落,从2017年的6.9%降至2019年的6.1%。但中国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内需等措施,有效缓解了贸易战带来的冲击,经济保持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中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那么这次美国加征关税后,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及中国经济的增长?
首先,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大类结构及金额如下:
机电产品2186亿美元,纺织品及服装659亿美元,家具、灯具、玩具、运动器材及家居用品647亿美元,金属及其制品302亿美元,塑料及橡胶制品265亿美元,运输设备类产品253亿美元,个人电商、低值简易通关商品229亿美元,化学及化工品180亿美元,光学、计量、医疗精密仪器126亿美元,皮革、石材、陶瓷、玻璃制品147亿美元。(参见图2)
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北京时间4月12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称,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签署的备忘录,智能手机、路由器以及部分电脑和笔记本等产品将不再被纳入此前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的125%所谓“对等关税”范围内,但这些产品仍然“适用于最初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对中国征收的20%关税。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有哪些商品属于减免豁免的范围:手机641亿美元、电脑及配件505亿美元、家用电器148亿美元、通信设备130亿美元,以上出口商品合计金额1424亿美元,占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总金额27.14%。
之所以出现豁免的情况,我们判断大概率与这些商品与美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替代的可能性很小,再加上背后的利益集团的游说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判断未来特朗普政府大概率会将电气与工业设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和机电子系统、部分汽车零部件、玩具、部分化工产品(如药品、烟花)等进行豁免。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大部分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获得豁免,只有少部分如服装、纺织、塑料、橡胶、炊具、餐具等商品不能获得豁免。
这部分不能获得豁免的商品,中国可以通过转口贸易的形式实现其他出口渠道补偿,估计这部分商品转口贸易的比例可达50%,甚至更高。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估计美国这次加征关税,可能会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滑30%左右,导致中国GDP出现0.5%—0.8%的负增长。但是,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刺激、货币政策、全球市场布局调整,以弥补由此造成的贸易减少和经济下滑。因此,本文开头我们提到的中国对美贸易出口大幅下滑、甚至归零的担心是杞人忧天,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在本次中美关税大战中,中国到目前展现出了强大的经济韧性与战略定力。虽然当下中美关税大战仍在进行,但是我们相信历经风雨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经济,将以更成熟的姿态在全球开放合作中,以更宽广的胸怀,联合其他国家迎接全球化发展新彩虹!
知一思享
何志毅教授领衔的产业研究的成果展示!外部产业研究的优秀成果采集!何门师生的思想精华荟萃!
21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